简体中文
简体中文
繁体中文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南京150多万张民国“身份证”记述历史 公众可查阅

2011-05-11 09:55
来源: 新华网
语音阅读
    南京5月11日电 记者从南京市档案局获悉,该局近日整理完毕150多万张1945年-1949年期间南京官方人口登记卡片,透过这些类似身份证的“口卡”,人们可一览当时南京的生活百态。

    据了解,这些“口卡”上面所载的信息均已录入电脑,公众只需带上身份证,便可到南京市档案局进行查阅。

    南京市档案局征集利用处副处长李兆梅介绍,这批“口卡”一度尘封于仓库中,后由南京市公安局移交给档案管理部门。接手这批珍贵的资料后,档案局立即组织力量进行整理,目前150多万张“口卡”已全部整理完毕,另外一批户籍卡片仍在整理之中。

    记者看到,这些类似于身份证的“口卡”大小统一,长14厘米,宽8厘米,大约相当于我们目前使用的二代身份证的两个大小。由于年代久远,卡片已经泛黄,有的卡片边缘还泛着黑色。

    李兆梅介绍,卡片登记的信息要多于身份证,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籍贯、教育程度、职业、左右手指纹等28项指标。卡片的背面还有家庭成员的一些信息。当时的南京实行保甲制度,这些在卡片上也都有所反映。

    据介绍,二战结束后,有关部门在南京进行了非常细致的人口普查,这也使得这批“口卡”基本覆盖了所有的人群。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一一进行了登记。因此,只要在当时的南京生活过,通过这些“口卡”,都能找到一些印记。

    “这批资料非常宝贵,”李兆梅表示,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这是一批难得的历史文化遗产,记录二战结束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南京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状况。
分享到: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