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简体中文
繁体中文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云南楚雄彝绣“绣”出新生活

2025-01-08 08:56
来源:新华网
语音阅读

1月5日,楚雄州双柏县绣娘在制作绣品。
 

  近年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力发展彝绣产业,建立“公司+合作社+绣娘+订单”发展模式,帮助当地绣娘在家门口就业,彝绣已成为促进群众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渠道。楚雄彝族服饰拥有1700多年的历史,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华社发(梁志强摄)


1月6日,楚雄州南华县绣娘在制作彝绣服饰。
 

  近年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力发展彝绣产业,建立“公司+合作社+绣娘+订单”发展模式,帮助当地绣娘在家门口就业,彝绣已成为促进群众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渠道。楚雄彝族服饰拥有1700多年的历史,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华社发(梁志强摄)


1月6日,游客在楚雄州南华县彝绣展馆挑选彝绣产品。
 

  近年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力发展彝绣产业,建立“公司+合作社+绣娘+订单”发展模式,帮助当地绣娘在家门口就业,彝绣已成为促进群众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渠道。楚雄彝族服饰拥有1700多年的历史,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华社发(梁志强摄)


1月6日,非遗传承人丁兰英在整理彝族服饰。
 

  近年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力发展彝绣产业,建立“公司+合作社+绣娘+订单”发展模式,帮助当地绣娘在家门口就业,彝绣已成为促进群众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渠道。楚雄彝族服饰拥有1700多年的历史,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华社发(梁志强摄)


(责编:张彦、刘升)

分享到: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