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简体中文
繁体中文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2024中国文学盛典·骏马奖之夜”在广西南宁举行 文学大地 骏马驰骋

2024-11-18 08:39
来源:人民日报
语音阅读

本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部分获奖作品。  中国作协供图


“2024中国文学盛典·骏马奖之夜”现场。  列来拉杜摄

  一匹“骏马”

  马骏,获“骏马奖”!

  这或许是冥冥之中的缘分。来自宁夏西吉的作家马骏,笔名柳客行,凭借散文集《青白石阶》成为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最年轻获奖者。

  因患病从小就无法行走的他,与父亲都是第一次乘坐飞机。他们用了整整一天时间,从宁夏西吉来到广西南宁。看着马骏坐着轮椅登上颁奖台,他的父亲感叹,“向前迈了一大步。”

  在颁奖典礼上播放的视频里,墙上映照出的马骏影子从轮椅上站了起来,大步往前走去。“拍出了我的内心世界。”马骏说,“这世间真善美的种子长成的粮食,让坐在轮椅上的孩子慢慢长大……这个孩子,愿意用一生时间去播种真善美,还有爱。”

  台上灯光璀璨,轮椅上的青年自信微笑。11月16日晚,由中国作家协会、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4中国文学盛典·骏马奖之夜”在南宁市举办。颁奖典礼上的这一幕,深深感动了在场观众。

  文学的足音,激荡八桂大地。文学盛典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新颖样式和破圈传播打造读者广泛参与的“文学节日”,展现新时代民族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美好图景。

  自1981年创办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已评选13届,共计759部(篇)作品、49位译者获奖,在繁荣民族文学创作方面作出巨大贡献。此次共有25部作品和5位译者获奖,包含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翻译等6项,作品内容涵盖脱贫攻坚、乡村全面振兴、科技创新等题材,兼具“国之大者”“民之小事”,彰显多元特色与一体意识。

  “奖项就像闹钟,提醒你要继续写下去。”马伯庸获奖的《大医》以上海华山医院为题材,他坦言,写完一部长篇小说,就像是完成一次马拉松长跑,“长跑是考验自我的身体极限,而写作则是在探索我们的心智边疆”。

  “丰富多彩的民族生活景象,绚烂多姿的民族时代气象,博大崇高的民族精神形象得以呈现。”担任评委的中国作协创联部主任彭学明认为,本届“骏马奖”展现了以文学的样式讲好民族故事和中国故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硕成果。

  一条河流

  大河蜿蜒流过塔里木盆地,孕育出沙漠绿洲的盎然生机,也滋养着阿舍笔下的《阿娜河畔》。

  “‘阿娜’是维吾尔语‘母亲’的意思,我在查阅一本民间故事集时发现,阿娜河正是塔里木河的古称。”那一刻,阿舍突然感觉自己同故乡、同历史建立起了情感联结。

  《阿娜河畔》写的是边疆建设的创业史,具有清晰的生活质地和强健的心灵强度。阿舍自小在塔里木河边的农场长大,创作前用了五六年时间准备,通过阅读和采访,积累了大量农业、水利、教育等方面的资料,“在生活的现场‘扎下根’、从各个细小的缝隙‘切进去’,实实在在做生活的学生,做人民的学生。”

  这部作品入选了中国作协“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攀登是写作者的永恒姿态。”阿舍说,她在创作时“开始下意识地将视角从自我的个人记忆,转向故乡更为辽阔的生活与历史,着重关注土地、人、时代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对集体记忆和个人记忆的交融来书写历史,力图达成一种细微与宏大兼而有之的叙事。

  “这个过程中,中华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更加自然地融入笔下。”阿舍说。

  百川同源,共向沧海。此次获奖作品中,多部作品与河流有关,塔里木河、漓江、鸭绿江……精彩纷呈的文学如江河行地,共同滋养着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一本书与一个村庄

  “世界那么大,唯独是你,让我魂牵梦萦,坚守心底唯一的字:村。”晨曦初露,台盘村在鸡鸣中醒来。作家姚瑶心底的“村”,从贵州大山深处苗寨的一场篮球赛中走来。

  2022年夏天,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盘村因篮球赛火爆“出圈”。因为工作单位对口帮扶台盘乡,姚瑶曾多次来到这里。驻村第一书记、致富能手、返乡创业者、乡村解说员……他无数次零距离接触台盘村的人与事,挖掘着“村BA”火爆“出圈”的文化密码。

  他获奖的报告文学《“村BA”: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窗口》,书写了台盘村老百姓历经脱贫攻坚后的新变化,展现了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画卷。

  “台盘村的‘小’承载着这个时代的‘大’。”颁奖典礼上,姚瑶身着民族服饰,袖口的侗绣格外精致。他表示,作为经历者、在场者,必须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和更加宏大的历史视野,深扎火热现场,“在富有时代特色的现实中,去寻找隐藏在村庄深处的光芒,向全世界讲述中国乡村蓬勃发展的美好故事”。

  乡土是永远的题材宝藏和灵感源泉。作家只有扎根生活、潜心创作,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才能持续迸发。对此,获奖作家代表深有感触。

  “生命中最亲切的土地,或者摇篮。”作家凡一平回到魂牵梦绕的广西上岭村后,《上岭恋人》的故事如井喷般涌入脑海,“故乡赐予我灵感,我也通过文学反哺家乡”;

  “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两个相距遥远的地方,就这样通过文学‘心心相印’。”译者艾布来自西北,他翻译的是第十二届“骏马奖”小说《驻村笔记》,故事发生地在广西,“通过文学,我们更加紧密地拥抱在一起”;

  …………

  多年来,“骏马奖”不断发掘作家作品,“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气象万千,“人民阅卷行动”等活动跨界传播,文学凝聚人心、激发情感、传递价值的功能愈加彰显。

  正如此次盛典的主题:金色的骏马从光影层叠的长河中跃出,在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人民大地  文学无疆”。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18日 08 版)


(责编:张彦、刘升)


分享到: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