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阳华夏金石文化博物馆,钱夏玉在拓印完成的金石拓片上补绘牡丹画(9月11日摄)。
金石博古画,是用墨把石刻和古器物上的文字及花纹清晰地拓在纸上,拓片制作完成后,在拓片上补绘花卉、山水书法等,集金石气息和笔墨韵味于一体。
“90 后”青年钱夏玉是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金石博古画的第四代传承人。对于这项技艺,她有着自己的理解,“金石博古画就像现在的‘PS’技术一样,将拓片与绘画和书法合成在一起,充满想象力与创造力。”钱夏玉介绍道,这样的创作形式不但丰富了拓片的表现内容,更提升了拓片的艺术价值,让传统拓片焕发新的生命力。
“作为青年传承人,我希望把更多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在守正的同时,积极创新。”钱夏玉说。目前,钱夏玉和她的老师也在积极探索,将金石博古画的技法运用在古风团扇、古韵灯饰、书法拓片屏风等多种文创产品上,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项技艺。
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在洛阳华夏金石文化博物馆,钱夏玉在观看金石博古画成品(9月11日摄)。
金石博古画,是用墨把石刻和古器物上的文字及花纹清晰地拓在纸上,拓片制作完成后,在拓片上补绘花卉、山水书法等,集金石气息和笔墨韵味于一体。
“90 后”青年钱夏玉是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金石博古画的第四代传承人。对于这项技艺,她有着自己的理解,“金石博古画就像现在的‘PS’技术一样,将拓片与绘画和书法合成在一起,充满想象力与创造力。”钱夏玉介绍道,这样的创作形式不但丰富了拓片的表现内容,更提升了拓片的艺术价值,让传统拓片焕发新的生命力。
“作为青年传承人,我希望把更多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在守正的同时,积极创新。”钱夏玉说。目前,钱夏玉和她的老师也在积极探索,将金石博古画的技法运用在古风团扇、古韵灯饰、书法拓片屏风等多种文创产品上,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项技艺。
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钱夏玉在洛阳龙门画院内扑墨(9月11日摄)。
金石博古画,是用墨把石刻和古器物上的文字及花纹清晰地拓在纸上,拓片制作完成后,在拓片上补绘花卉、山水书法等,集金石气息和笔墨韵味于一体。
“90 后”青年钱夏玉是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金石博古画的第四代传承人。对于这项技艺,她有着自己的理解,“金石博古画就像现在的‘PS’技术一样,将拓片与绘画和书法合成在一起,充满想象力与创造力。”钱夏玉介绍道,这样的创作形式不但丰富了拓片的表现内容,更提升了拓片的艺术价值,让传统拓片焕发新的生命力。
“作为青年传承人,我希望把更多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在守正的同时,积极创新。”钱夏玉说。目前,钱夏玉和她的老师也在积极探索,将金石博古画的技法运用在古风团扇、古韵灯饰、书法拓片屏风等多种文创产品上,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项技艺。
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责编:张彦、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