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月7日 6日上午,北京市东城区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公布《东城区总体发展战略规划(2011年-2030年)》,东城区新闻发言人介绍了北京市首个区域性中长期规划的内容和特点,并回答旧城区未来的发展空间和人口资源等媒体关注的问题。
据东城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新闻发言人徐熙介绍,该规划是整合了原东城20年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和原崇文11年中长期规划纲要,重新编制的新区20年总体发展战略规划。规划从提升文化软实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共建共享和谐社会、打造宜居生活环境、提速国际化进程五个方面描绘出未来东城发展新蓝图。他表示,这也是指导东城区科学发展、推进“国际化、现代化新东城”宏伟蓝图的纲领性文件。
这位发言人介绍,在东城区41.8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未来将实施“两新四化”总体发展战略,即打造文化新引擎,拓展发展新空间,着力推进产业发展高端化、公共服务优质化、城市运行智能化、区域发展均衡化;在空间布局上,打造“一轴两带五区”的构想——“一轴”是以旧城中轴线为依托的历史文化传承发展轴,“两带”为王府井商业核心发展带、东二环高端服务业集中发展带,“五区”分别是和平里商务新区、雍和文化创意集聚区、前门历史文化展示区、龙潭湖体育产业园区、永外现代商贸区;在产业发展上,坚持“高端化、低碳化、集约化”发展方向,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导,以文化经济为特色,以总部经济为支撑的经济高端发展格局。
与此同时,《东城区人才发展战略规划(2011-2030年)》、《东城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2011-2030年)》、“十二五”规划纲要等即将同时出台。新东城形成了以总体发展战略规划为龙头、各项规划相互衔接的规划体系。规划体系的建立,为东城在北京市发展大局中赢得主动、走在前列创造了良好条件。
此后,这位发言人在回答媒体记者提问时表示,东城区的规划重点以历史文化保护为首,在地域面积有限的老城区内充分拓展地下发展空间,同时疏解中心城区内20万常住人口。此举不仅可以改善现有东城区常住人口的居住条件,而且可以有效控制城区常住人口规模。按照现在平均每年疏解1万的速度,二十年后,东城区常住人口总量将从目前的85万人降至65万人,而旧城区内常住人口总量则控制在40万人左右。
按照该规划,二十年后,新东城,这片凝聚了厚重历史文明与时尚现代文化的核心区域,将成为“首都文化中心区、世界城市窗口区”。届时,东城区不仅是一个首都政务服务重要承载区,一个历史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和世界著名文化旅游城区,一个国际知名商业中心和北京高端服务业重要集聚区,同时还是一个宜居宜业文明的中心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