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简体中文
繁体中文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广东文物局副局长:还不能说南澳I号是走私船

2010-05-13 08:55
来源:《钱江晚报》
语音阅读
  备受关注的“南澳一号”古沉船,在历时一个多月的外围打捞后,终于转向沉船区域内沉船船体及船载文物的发掘。10日下午,考古队开始正式打捞船载文物,并通过央视进行直播。在第一天的打捞过程中,共有8箱文物出水,众多珍贵青花瓷器首次公之于众。在此之前的外围打捞中,“南澳一号”采集出水的完整或可复原文物累计已达1000余件,但仍有诸多谜团未解:船上到底有多少文物?这条船是明代的一条走私船吗?或它的目的地在哪里?文物全部打捞以后,“ 南澳一号”船身将会如何处理?本报记者昨日就这些问题连线了广东省文物局副局长、“南澳一号”水下考古的负责人之一魏峻。

  “南澳一号”正式打捞船载文物的第一天,就有8大箱的文物出水,而之前有媒体称“南澳一号”有超过1万件文物,将船体内文物整个清空,将需要90天的时间。

  昨天魏峻说,“南澳一号”上有没有超过1万件文物,需要随着水下考古工作的进行逐渐判断,至少要等到船体大致现出真身后才好预测。就目前能观测到的情况是,“南澳一号”的载货量是非常大的。

  之前,有人因“南澳一号”夹带明朝禁运的铜料等物品,船上还有疑似铁炮等认定这是一条走私船。对此,魏峻并不认同,他认为,从目前的打捞文物与船体探明程度看,并不能下这个结论。

  在“南澳一号”此前首批出水的千余件文物中,6块铜板和一些铜钱引起注意,因为铜材在当时海外贸易中是违禁品。据介绍,当时国内铜料价格远远低于国外,因此海上贸易者通过利差,可以赚取更高的利润。

  魏峻认为,目前船上只是发现一些铜料,但这并不是“南澳一号”是“走私船”的关键证据。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李季也同意此观点,他说,晚明时期关于海上贸易的一些制度,很长时间如同“一纸空文”。所以在从事贸易的船只上发现一些铜这类的违禁品,是很正常的,另外这些铜也有可能是出于货船配重的需要,最终要看这些金属器有多大的量才能下判断。

  那么这是一条去向何方的船呢?

  魏峻表示,从目前情况判断,“南澳 一号”是一艘主要装载瓷器的贸易船,年代大概在明代晚期。而这艘船的目的地是哪里,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探明。

  而在央视直播中,故宫博物院瓷器专家陈华莎对这个问题作出了自己的解释。陈华莎认为, “南澳一号”装载的主要是福建平和窑的货物,因此可以判断这条船肯定不是去欧洲的,“运往欧洲的瓷器主要以景德镇为主,而且是按照他们自己的造型、自己的设计来做的,比较精细,因为运往欧洲的瓷器主要是给皇宫贵族用的。”

  据考古人员勘测,初步判断“南澳一号”长度不小于25.5米,宽度不小于7米,古船处于正沉状态,方向接近正南北向,古船的上层结构已不存在,但隔舱和船舷保存状况较好,船上货物散布范围长约28米,宽约10米。由于船体表面覆盖有泥沙和大块凝结物,船体和文物受腐蚀和人为因素破坏较小。

  这样一条结构完整的古船,在文物打捞完毕后,将会如何处理呢?魏峻表示,“南澳一号”本身的考古研究价值并不比船载文物差,等船载文物全部打捞完毕,他们就将进行对“南澳一号”船体本身的打捞,时间暂定在今年的下半年。

  魏峻介绍,目前对“南澳一号”的船体打捞有三种备用方案:一是用沉箱整体罩住打捞;二是将船体分拆打捞;三是将船体用特种胶水粘牢后托出水面。具体采取哪种方案,将据具体情况而定。(记者 叶涵)
分享到: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