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工业化回归一路荆棘
- 2010-04-16 09:45
- 来源: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 语音阅读
中美两国经济或将由此前的互补转变为更直接的对抗。
日前,美国就大力发展新型产业、鼓励科技创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出台相应的具体政策和措施。
或许,在经历了金融危机之后,美国人终于明白,没有强大实体产业的支撑,光靠玩金融工具,容易步入发展陷阱,因此,美国吹响了回归工业化、向实体经济迈进的集结号。
其实,美国此时选择回归工业化,是无奈之举。金融危机彻底将美国的虚拟经济打回原形。遭此重创,美国经济恐难复制上世纪90年代通过信息技术开创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拉动增长的奇迹。为了摆脱危机,降低失业率,美国不得不重回工业化。
重回工业化,美国似乎拥有巨大优势。在机械制造、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等领域,美国依然是NO.1。然而,高额的人力和技术创新成本,工业基础设施恢复建设的巨大花费,都让这条回归之路充满荆棘。
可以想见,美国回归工业化,重点将集中在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中高端产品上,而这正与中国的发展方向相一致——中国政府正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实现产业的升级换代。
毫无疑问,不远的将来,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将与劳动密集型产业一起,积极参与到国际竞争中。也就是说,未来中美的竞争将更多体现在高新技术产业。例如,航空航天、新能源、精密仪器制造等领域。
当然,美国回归工业化,不仅仅要面对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也将在金融危机后重新崭露头角,参与到与美国的竞争中来。因此,美国回归工业化恐怕难以掀起太大波澜。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的趋势,将在危机后更加明显。
现在,对美国而言,更为现实的不是叫喊贸易保护主义,在人民币升值问题上施压,而应主动适应后危机之后的世界政治、经济新格局。通过与其他国家,特别是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发展中国家的互补合作,搭上新经济发展这班车,来推动自身未来的发展。(宋亮系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