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看到的中国馆的主体其实是参赛的两个方案合并而成的。当时上海世博会向全球华人征集中国馆设计方案,经过几轮筛选,只剩下两个设计方案,一个是目前大家都知道的这个主体方案,它底下有一个地区馆的平台,这个方案的名称叫“中国器”,另一个方案的名称叫做“叠篆”。
两个方案分别关注不同的东西,“中国器”的方案更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达,而“叠篆”在资源利用上更高效。经过专家对比讨论,认为中国馆一定要突出主体并且具有纪念性,在世博会这种场合下,对中国传统要有表达,但也要强调资源效率。于是得出结论:把两个设计方案结合起来,中国馆主体用“中国器”那个方案,地区馆实用性的部分用“叠篆”方案。
当时把两个设计模型平铺直叙地放在一起,大家都觉得没有达到最好的效果,经过商量后觉得,不能把两个性格不一样的方案去平等对待。既然有主体,那么就应该有主从之分。比如把一个茶杯和茶盘这么平放在一起肯定不好看,茶杯就应该放到茶盘上头,这个位置关系就对了。于是,我们就把中国馆的主体放到地区馆上面。当主从关系定下来后,两个方案各自也都有了相对明确的任务,结合在一起就不那么生硬了。中国馆主体就是要尽量做成一个雕塑感强、吸引人的体量,地区馆就是做好陪衬。
建筑方案确定后,中国馆的颜色也是个难题,到底哪一种红色用在中国馆上是最好的?中国古建筑上用的红色,总给人一种很透亮、有变化、有历史的感觉。但怎样才能达到这个效果呢?后来终于找到了一个权威人士——中国美术学院的宋建成教授,他告诉我们,如果想达到中国古代建筑中用的红色的效果,就不能用一种红,这个红一定是多变的,并且很微妙地在变。在中国馆这样一个上边大下边小的建筑上,应该上边用深红,下边用浅红,离远看是一种红,离近又能看出这种细微的差别,这样建筑才会显得透亮。最后从20种红色中选择了4种红作为中国馆的主色。
除了颜色外,中国馆外墙的材质也是考虑的重点。到底用什么样的材料才能体现中国馆那种通透的红呢?开始时,考虑用装饰性的两层玻璃板,两层叠在一起从不同的角度看都会有变化,安装上以后就会有梦幻的效果。
但是建设方和使用方都对玻璃本身的强度有疑义。中国馆的主体建筑里边,有许多朝下的水平面,这种结构安装玻璃面板在我们国家的技术规范内是不允许的。其主要是因为玻璃本身很重,如果发生意外的话,它掉下来后果比较严重。为了验证,当时就在还没有拆迁的楼上,搭了一个架子做了四组实验。左边两块是用金属板,右边两块是用玻璃,经过实验最后选择的还是用金属做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