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简体中文
繁体中文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第二届“中国交响乐之春”有“个性”

2010-03-19 08:38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语音阅读
  第二届“中国交响乐之春”的消息此前已对外公布,昨天(3月18日),国家大剧院又召开新闻发布会,深入解读了本届交响乐之春的诸多亮点,继续为交响乐的普及和推广大力宣传。活动现场,著名指挥家谭利华、作曲家叶小纲也一同出现,共同为这一即将到来的音乐盛事启幕鸣锣。
  第二届交响乐之春依然由文化部艺术司、国家大剧院和中国音乐家协会联合主办。两年前,首届交响乐之春吸引了20万人次的广泛参与,堪称中国交响乐界的一次“集体总动员”。时隔两年之后,新一届交响乐之春在延续以往低票价推广策略和立体化普及活动的同时,又将带来怎样的惊喜?国家大剧院演出部副部长任小珑用“非典型乐团”和“中国原创曲目”概括了本次活动的特点。
  从4月6日到4月25日,在20多天的时间里,11支国内交响乐劲旅、10位著名指挥家、8位优秀独奏家、以及千余名音乐家将在国家大剧院轮番登场。国交、北交等国内响当当的“老牌”交响乐团自然不负众望,将带来高品质的音乐飨宴。而一些近年来备受瞩目的“非典型乐团”则将成为本届交响乐之春最受关注的焦点:它们中既有最近一两年新兴的“实力派”,如杭州爱乐乐团、贵阳交响乐团等,又有像西藏爱乐等颇具典型地域与民族特色的个性化乐团。
  在曲目选择上,交响乐之春不仅将精选最耳熟能详的西乐经典,更将展现中国交响乐的洋洋大观,大量中国特色的原创曲目将成为本届交响乐之春的最亮“招牌”,也将为11场音乐会增添了别样的故事和看点。
  “80后”奏响千古“大运河”
  一支由“80后”做主力军的乐团如何来诠释被誉为人类最宏伟的四大古代工程之一的“中国大运河”?4月8日亮相的杭州爱乐乐团奖揭晓答案。由“80后”作曲家周天创作的《中国大运河》交响组曲在09年10月首次正式亮相以来,便成为杭州的一张烫金的音乐“名片”,而乐团的大部分成员也是正是“80后”,他们将用音乐传达当代年轻人对于中华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客家音乐史诗《土楼回响》
  4月11日,年届80的指挥家郑小瑛将执棒厦门爱乐乐团,带来被誉为“客家音乐文化史诗”的《土楼回响》。郑小瑛回忆说,“10年前这部作品在闽西龙岩客家祖地首演的时候,曾吸引了三四千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家人,在一个从来没有听过交响乐的山区体育馆里,观众不仅听得入了神,最后还一起拍手一起唱。这在我几十年的指挥生涯中还是第一次,在我国交响乐首演史上恐怕也是很少见的。”而在深圳交响乐团的音乐会中,吴碧霞还将与乐队合作,唱响另一部“交响乐版”的客家山歌。
  藏传乐器的“博物馆”
  4月16日,首次进京的西藏爱乐乐团会为观众带来一场最具雪域高原特色的交响音乐会,六部藏族本土作曲家创作的交响乐作品将会集中呈现。由边巴作曲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西藏民族的首部交响乐,“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如此集中地使用藏族传统乐器,采用西方交响乐的形式,来表现藏民族的起源、精神以及今日西藏的新面貌,乐器均出自藏传佛教寺院、宫廷和西藏民间。”边巴介绍。
  除了这些充满故事的作品之外,著名作曲家叶小纲以山歌为素材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最后的乐园》、由一代作曲大师黄自为悼念女友创作的中国第一部充满浪漫青春色彩的现代管弦乐作品《怀旧》、我国第一部以京剧音乐为素材创作的交响诗作品《穆桂英挂帅》、中国最古老乐器笙与交响乐团对话的《凤舞九天》,以及充满黑土地情韵的《东北组曲》等中国作品也将一一为观众呈现。值得一提的是,在闭幕音乐会中,德国钢琴家特兰德尔还将演奏中国的钢琴协奏曲《黄河》,为这部经典的作品带来新意。
  除11场交响音乐会外,本届“中国交响乐之春”还将带来多方位、立体化的音乐普及活动。深圳交响乐团等五支交响乐团的音乐家将组成小型室内乐组合,在国家大剧院资料中心、花瓣厅现场演奏,与观众互动;而指挥家郑小瑛、俞峰、张艺、杨洋,以及一些独奏家和著名乐评人也会走进大剧院,通过讲座的形式引导观众赏析经典交响乐曲目,为观众欣赏音乐会做好最充分的“热身”准备。此次交响乐之春的票价也将更加“亲民”。大部分场次的最高票价只有200元,大剧院市场部负责人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观众只需一场电影大片的票价,就能轻松进入交响乐的‘3D’世界。”
分享到: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