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2年以来,31000多件被盗文物回到了埃及。
3月5日,世界各大媒体都报道了这样一件事:埃及文化部部长法鲁克·胡斯尼宣布,约2.5万件古埃及文物从英国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土,这些文物装满了整整85个箱子。
这批文物包含非常稀有的珍品,其中包括一把约20万年前的石斧和几件公元前7000年的手工陶器。据称,这些文物在19世纪晚期由一些考古学家收集起来,后来保存在英国伦敦大学。此次英国能够归还这批古埃及文物,是埃及方面与英国伦敦大学艰苦谈判的结果,整个谈判过程持续了一年多时间。
据悉,这批文物日后将在位于埃及西部的达赫拉Ahmed Fakhri博物馆进行展览,该博物馆现在还未建设完工。
英国该不该归还文物遭热议
目前,关于此次谈判的具体过程未见任何披露,文物的具体信息如目录等也尚未得到公布。不过,由于涉及文物数量如此巨大,翘首以待的媒体和公众已经按捺不住,针对此事展开了热议。
有考古学者推测认为,相关谈判的核心问题是埃及如何对海量文物进行后续保管。这也是公众议论的焦点之一。
英国人艾伦那的观点非常尖锐,“现在把这批文物交给埃及不是一个明智的做法——一个连街头垃圾都不清扫干净的国家,让人如何相信它能很好地保存文物?”米什则说:“埃及拿回文物后只会把它们锁在小黑屋里,人们将再也无法目睹它们的光芒。”他说他曾认识一个以倒卖零碎的埃及文物为生的埃及人,此人一直未得到法律制裁。米什因此对埃及的文物保护制度非常失望,他担心这些文物回归埃及的命运是被一个个地偷出来贱卖。
部分埃及人认为,将“偷”走的文物归还埃及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抨击埃及文物保护能力之类的言论完全是一些居心叵测的人的托辞。不少其他国家的群众对埃及表示支持,“要付钱给小偷才能看自己被偷走的东西——如果我是一个埃及人,每次到英国的博物馆参观时,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最主要的争论最终集中在文物主权问题上。一种观点认为,文物是属于全世界人类的财富,应该被存放在一个最有利于其保护的博物馆,而不应该为文物国籍争论。另一种视角彻底否认了“最合适存放地”的说法,“如果所有这些文物都被运到了某个国家,它们可能会被很好地保存和研究,但如此一来,它们变成了飘零在世界各地的文化符号,继之而来的是该民族文化记忆的消散。”
有专家表示,民间对英国归还文物存在争议。不过,英国已经归还文物是一个令人鼓舞的事实。埃及此次海外文物追讨大获全胜了。
“铁腕”哈瓦斯其人其事
在这次文物追讨的过程中,有一个人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他就是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主席扎希·哈瓦斯。实际上,近年来埃及在追讨文物方面获得的一次又一次成功都离不开哈瓦斯。自他于2002年就任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主席以来,3.1万多件被盗文物“回家”了,这着实是一个令人惊讶的数字。
哈瓦斯在追讨文物过程中的强硬手段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似乎永远都在为埃及的文化主权而战,为此不惜与世界上最有声望的博物馆“大动干戈”。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是他“强迫”卢浮宫归还5幅法老时期壁画残片的故事。当时,哈瓦斯放话“埃及将终止与卢浮宫的一切合作关系”,声明卢浮宫考古小组在埃及进行的考古发掘工作将不再被允许,同时埃及将不再参加卢浮宫组织的任何研讨会和报告会。3天之后,法国文化部长密特朗便同意将5件文物物归原主。一些西方媒体因此称他为“埃及考古界的法老”。哈瓦斯则怒斥某些不怀好意的人是“金字塔白痴”。
现在的哈瓦斯愈战愈勇,他开始号召30个国家发起一场规模空前的文物“争夺战”。今年4月,一次国际性的流失文物追讨会议将在开罗举行。哈瓦斯邀请中国、俄罗斯、柬埔寨、土耳其、叙利亚、也门等国的代表提出一份流失文物名单,并针对如何追索这些文物形成具体建议。
“文物是属于本民族和国家的,无论用什么途径获得他国文物,都必须物归原主。” 在流失海外文物问题上,哈瓦斯的观点鲜明,“我必须每天和塞思(埃及神话中的恶魔)的力量做斗争,这股力量有利欲熏心的文物盗贼、妒忌的同行和大自然的破坏力”。
哈瓦斯的“铁腕”形象令非法持有文物者生畏。不过,在埃及人眼里,哈瓦斯是一位可敬的文物守护者。如果你拥有一张与哈瓦斯的合影,连金字塔的卫兵都要敬你三分。(毛莉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