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简体中文
繁体中文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让文化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2010-03-03 09:05
来源:《经济日报》
语音阅读
  内容摘要: 原山西新绛县蒲剧团2008年底改制为股份制演艺公司,职工由原来的事业编制转成了企业人员。胡苏平说,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解放生产力,激发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文化资源优势成为文化产业优势,成为经济发展优势。
  原山西新绛县蒲剧团2008年底改制为股份制演艺公司,职工由原来的事业编制转成了企业人员。这转身一变,使原来一个经营不善的文化单位面貌焕然一新,不仅在一年内推出6个新剧目,经济效益也由过去的每场收入500元提高到现在每场5000元。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胡苏平说,“这是山西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带来的新变化、新成效。”
  据了解,2009年以来,山西省委、省政府按照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部署,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分类指导、攻坚克难。目前,全省已基本完成各项重点改革任务,形成了一个崭新的文化发展格局。
  “双管齐下”:
  激发文化发展活力
  山西是文化资源大省,文化底蕴深厚。然而,2008年前全省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一直徘徊在2%至2.8%。“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着力从文化体制改革破题。不改革不行,早改革早受益。”胡苏平说。
  “面对这一局面,我们按照统筹兼顾、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原则,采取了多管齐下的办法,一是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二是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的运行机制创新。”山西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杨波告诉记者。
  山西出版传媒集团是转企改制单位,绝大部分职工都是专家和知识分子,他们都面临转企改制后养老金将大幅减少等养老保障问题。面对这一问题,山西省以职工利益和事业发展为立足点,给予分类对待,对转制前已离退休的人员,原待遇不变,从而使集团原有的16家事业单位全部顺利完成改制,干部职工思想稳定,形成了资产和营业收入快速增长的良好局面。
  改革,激发文化发展活力,让山西省形成了文化发展新格局,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2009年山西省市县两级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单位全部三局合一,局台分离,文化综合执法机构组建任务全面完成;出版发行、电影放映、文艺演出等182家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成为新型的市场主体;100多个县级文艺院团全部积极主动地走向市场。同时,山西省积极强化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群众艺术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积极推进以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形成了合同用人、公平竞争、绩效评价、分配激励、人员退出和监督管理等新机制。
  “四轮驱动”:
  多方合力抓落实
  为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山西省实施了“四轮驱动”战略。第一个轮子是领导决策驱动。山西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山西要加快科学发展,必须做好整合煤炭资源和文化资源这两篇文章,要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山西省长王君明确要求,文化体制改革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共同责任,要作为“一把手工程”。
  第二个轮子是舆论造势驱动。改革伊始,山西的主流媒体紧密跟随文化体制改革进程,系统宣传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和改革的目标、政策、要求以及典型经验,引导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改革、推动改革,调动文化单位广大干部职工拥护改革、参与改革,形成有利于改革的良好氛围。
  第三个轮子是政策保障驱动。除了出台《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等6个文件和扶持政策外,山西省级财政还在年度预算内安排不低于5000万元资金,作为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山西省发改委也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支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
  第四个轮子是督导检查驱动。从2009年8月到12月,山西省委宣传部派出改革督导组,实行“三个每周一次”,一周一督查,一周一汇报,一周一通报,督导检查在改革的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目标、具体措施,着力于矛盾的解决和改革的深层推进,保证了全省文化体制改革任务的完成。
  据了解,在推进改革过程中,山西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改革理念,把维护改革单位干部员工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从而形成了改革的良好局面。同时,文化产业发展的效应也初步显现出来,去年山西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快速提升到了3.5%。胡苏平说,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解放生产力,激发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文化资源优势成为文化产业优势,成为经济发展优势。
分享到: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