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简体中文
繁体中文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何必让茅盾文学奖休克? 不如搞个“张爱玲奖”

2010-02-06 09:28
来源:《新京报》
语音阅读
  
  这个时代还有没有“文学”的位置?这个问题还真困扰了我几年。说来惭愧,自打进到中文系念书,入了所谓文学研究的门,无论诗歌还是小说,好像都很难再打动我。所以,当看到有学者还在为“茅盾文学奖”的沦落痛心疾首,心中不由泛起钦佩之情:近日辽宁日报刊登了清华大学肖鹰教授的文章节选,呼吁茅盾文学奖暂停十年。在十年时间里,中国文学界励精图治,打通任督二脉:一方面让中国作家磨练自己的思想之剑,另一方面让中国批评家群体的自我更新和提升,最终,重新确立茅盾文学奖的核心价值(评奖宗旨),让茅盾文学奖成为真正的国家最高文学奖。
  在我看来,肖鹰先生焦虑的,既是茅盾文学奖越来越缺乏公信力,更是“萎靡不振”的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与批评,在他看来,“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自己的文学,正如一个人不能没有心灵及其优美的表达。一个伟大的民族必有伟大的文学,因为民族的伟大是以民族心灵的伟大及其完美表现为核心的”。这种想法当然不错。不过,问题在于,文学发展与某一个特定奖项,是否存在他以为的这么密切的关系?
  其实,即使在文学已经“边缘化”,国家奖项成为体制中人自娱自乐的今天,我们依然能读到触碰自己心灵的汉语文字。那些不入茅盾文学奖评奖者法眼,进不了专家们评论家们的“当代中国文学史”的人与作品,无论是王小波还是龙应台,照样在时间流逝中显现出了价值。
  实际上,茅盾文学奖,如同其他类似的奖项如社科、美术、摄影、影视等等,即使被冠以“国家”之名,已经并不必然享有“权威”性,甚至也未必就反映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真实状况。这一现象,在我看来应该是历史的进步:这些奖项更多的是官方立场与专业主义的某种折中,其日见式微则反证了一个社会思想与言论空间的开拓。在某些奖项式微的同时,新兴的市场化传媒与网络等新媒体则在另一维度推动了中国文艺的发展,并显现某种新的价值观念。以文学而言,无论是南方的“华语文学传媒盛典”还是不久之前榕树下重新上线的盛况,似乎都在证明着这个时代的文学依然有其生命力。想想在2009年那些感动过我的作品,真的是没有“文学”佳作么,只是它们没能进入到众多文学研究者与评论家的视野罢了。
  当然,肖鹰先生的呼吁足见其对中国文学和中国社会的真诚。不过我想对他说,与其把希望寄托在一个奖项上,期待闭关十年茅盾文学奖就能一统江湖,倒不如向程青松他们学习,自己组织信得过的学者们起来搞一个“张爱玲文学奖”什么的。发出声音,表达态度,也许十年之后,具有公信力的文学奖与价值标准就会真正出现。(谢勇)
分享到: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