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从今年元旦开始,中央预算单位进行公务消费时需要使用公务卡。办公费、印刷费、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等16项支出均需要使用公务卡来处理。
公务卡制度的试点已有数年的历史。2007年,财政部下发了《关于深化地方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地方政府推进公务卡制度。以广州等地的公务卡为例,公务卡是以公务员个人名义向银行开立的,此卡可用于私人消费也可以用于公务消费。公务消费时,公务员需要保留相关单据。之后公务员所在机构的财务人员在核实支出的基础上要求代理银行直接进行还款。
此种结算方式无疑对遏制一些浪费和腐败行为有一定的益处。公务员所在机构可以查询到消费的清单和数额。在一些地区,财务人员甚至可以查到公务用餐的菜名和价格等细节。事实上,如此详细的财务记录可以与一些国家的公务消费的相关规范相媲美。
不过,现实中公务卡所起的作用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公务卡实施过程也是困难重重。我国财政部门很早就批评现金为主的公务消费的弊端。在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前,现金支付极其普遍,引发大量的浪费和腐败行为;在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后,以现金为基础的过度公款消费仍然屡禁不止。因此,财政部门希望用公务卡及其他电子媒体将现金支出赶入“笼内”。
一方面,许多部门抵制公务卡的使用,因此公务卡推行的速度落后于预期;另一方面许多引入公务卡的机构和地区,超额公款消费也难以杜绝。比如基层公务员反映,公务员可以用多张信用卡进行“联合”消费。比如本来一次接待只允许五百元的支出,因为有六个公务员在场,“联合”六张信用卡就可以一次性支出三千元。许多公款消费本身就是所在机构领导出面处理,因此机构的财务人员很难在事后否决这些支出。此外,一些公务员还担心隐私泄露的问题。机构所在的财务人员和银行方面只允许审查公务消费部门的支出,不过没有相关的制度可以保障私人消费详情不会泄露。
要遏制不当公务消费的问题,从根本上需要改变我国长期以来的现金为主的交易体系。我国宜出台公务支出限用现金的法律或法规。在此法律、法规的框架下,相关的部门可以制定一些实施的细则,这就可以引入包括公务卡在内的一些子制度。在有法律保障的前提下,公务员也不用担心隐私泄露的问题。
公务消费中,银行也可以发挥相应的监督作用。银行部门可以根据政府纪检、监察机构的要求,动态监察公务支出的使用用途和金额等。银行可以找出一些违规公款消费支出的发生规律,通报给反腐机构。
最根本的办法还是彻底杜绝不必要的公款支出。特别是铺张的公款吃喝需要完全禁止。政府机构内部、政府机构与其他机构之间都有一些迎来送往的事项。许多发达国家甚少发生公款吃喝丑闻,原因就在于这些国家大多有一些极其细致的制度在约束着此类浪费行为。此外,官员进行宴请时,也需要提出充足的理由并提前编制相关的预算,而这些相关的制度在我国尚缺。当前的公务卡事实上只解决了公共资金浪费的一些小问题,而更重要的制度性反腐任重道远。
price of viagra
viagra order online
can i buy viagra online
generic viagra 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