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简体中文
繁体中文
当前位置:主页 > 特别报道 >

方立:汉字的书写艺术 【组图】

2018-04-09 17:35
来源:中国文化人物
语音阅读
——中国书法的起源及其实质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执行会长和文化委员会会长、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名誉理事长方立
中国文化人物主编王保胜/摄影报道



《不忘初心》  方立作品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  方立作品




多年来,方立发表了多篇中国书法研究论文和篆隶楷行草书法作品,其书法作品还入编《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年鉴》等辞书。方立认为,老有所养包括养生养性养学养乐,一句话,养正能量。怎么养?这是因人而异的。对于自己来说,研究书法和书法理论是最综合有效也是最好的舞台之一









《千字文》 方立草书作品
 

      什么是书法,书法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其实质是什么?并没有绝对统一的概括。一般认为,中国书法是汉字书写艺术或者汉字的艺术书写,是汉字书写的秩序化和美化行为,即以符合书写规律的技巧,通过笔墨线条展现汉字方形结构和点线分布特点,艺术地安排汉字笔画、结构和章法,表达认知对象的本质和美感,展现人的气质、品格和情操。同任何艺术一样,书法作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中华民族先祖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汉字和书法产生和发展的源泉。汉字是中国书法的根,书写美是书法的魂。

中华民族先祖按照美的规律生产创造了汉字也创造了书法
       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美感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感觉,社会性的劳动活动是美感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人的精神感觉是在其实践活动发展过程中形成和丰富的。这种实践包括生产实践、艺术实践、文化生活实践等。人类按照美的规律生产,通过对世界的艺术把握改造着自然,同时形成人们的社会生活。自然经过人化变成人化的自然,包括作为艺术对象的自然,人类在自己所创造的世界里观照自己。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先祖在按照美的规律生产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
       在中国古代社会,古人并没有纯粹的书法艺术观念,书写汉字用于记录和交往,是十分普遍的日常社会实践活动,书法简单地说就是书写汉字。今天被我们广泛称之为书法作品的古代书迹,包括书信、题跋、文章、诗词、试卷、写经、墓志、碑石、印章等,无不是古人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产生原因主要是实用需求。古代书法中流传下来的伟大作品,都是日常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譬如王羲之的丧乱贴、颜真卿的祭侄稿。前者是封书信,后者是文章草稿,都不是专门为书法目的而创作的作品。
       许慎《说文解字》解释:“书,著也。从率者声。”书即执笔书写的意思。唐朝张怀瓘这样解释文、字、书三者关系:“察其物形,得其文理,故谓之曰文。母子相生,孽乳寝多,因名之为字。题于竹帛,则目之曰书。”书更多地承载了文字意义与功能,汉字形态的显现离不开书法,而书法也离不开汉字的产生和发展。没有汉字就没有书法,没有书法也就没有汉字,这如同鸡和蛋谁生谁一样难以确切回答。中国书法附于汉字而产生和发展,由于汉字而崇高和辉煌。研究中国书法的产生、发展和特点,必须从研究中国汉字起源开始。
       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随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今天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汉族前身是华夏族。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左传》定公十年孔颖达《疏》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装之美谓之华。华夏本义指衣冠华美又注重礼仪,是先秦时期对中原地域、国家、族群的指称。春秋时期,华夏族所分布的地区,史称诸夏、华夏,也称中国,本义指华夏居天下之中。所以《尚书正义》说,华夏“谓中国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中华一词就出现在这个时期。以汉化为表现形式的封建化,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也加快了民族同化和融合步伐,为包括汉字在内的中华文化传播、发展创造了经济和社会条件。辛亥革命后,中国成为具有近代意义的正式国家名称。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表达思想的载体、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工具,更反映人类文化进化程度。最古老的文字是各种各样的符号,包括绳结、刀刻、串珠等,各种图画文字在新石器时代大量出现,可以追溯到公元4000年前,见诸世界各地。据估计,全世界大约有3000种文字,确定无疑的文字有400多种。汉字是以汉语为基础而产生的记录汉语的符号体系。5000多年的文明中国,汉字起源至今尚无定论。郭沫若根据1972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测定,把西安半坡遗址发现的刻画符号作为汉字产生的标志,认为至今有6000年左右的历史;有人说,汉字是为克服汉语时空制约而产生的帮助交际的符号系统,大约产生于5、6千年以前;有人认为,汉字产生于夏代,至今有4000多年历史;也有人说,汉字产生于商代,至今有3000多年历史,甲骨文已经是系统的文字体系。
       汉字是如何产生的?在浩瀚的历史文献中,记载着比较流行的各种观点,包括仓颉造字说、结绳说、起一成文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等等。《荀子·解蔽篇》最早提到仓颉,说自古以来好书者众,而仓颉独传。到了《吕氏春秋》、《韩非子》,已经认为仓颉是创造文字的祖宗。到了汉代,仓颉成为生而能书的神圣了。《易·此辞下》则认为,“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架”,认为文字产生同结绳有关。到了宋代的郑樵,依据老子哲学思想,提出“一”字可以有5种变化,由此组合成各种文字,是比较主观臆想的一种观点。
       关于汉字起源的记载,《周易·系辞下》云: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些话中的“远取诸物”,指前面的三种观察;至于“近取诸身”,则包括人的自身所有及人的社会活动。“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与造字原理完全一致,为后世论书者所尊奉。东汉崔瑗在《草书势》云:书挈之兴,始于颉皇,写彼鸟迹,以定文章。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说,颉有四目,仰观垂象,因俪鸟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放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始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这段话告诉我们,人类从结绳记事,逐步发展为以图记事,经过提炼产生文字,在此基础上形成书法艺术。图画和文字作为先祖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记事工具,具有相同起源。可以这样理解,汉字的形似接近生活,神似接近艺术。在中华民族先祖们按照美的规律生产的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汉字,与生俱来就包含了美的基因。
       仰韶、马家窑文化的某些几何纹样比较清晰地表明,汉字是由动物形象的写实而逐步演变为抽象化、符号化的。这些几何图案花纹,有的是由鱼形图案演变而来,有的由鸟的形图案演变而来,都是对鱼或者鸟的几种不同形态从写实到写意的演变。甲骨文的“文”字就像一个人胸部的花纹,“云”字是一朵白云的形状,“羊”字像羊头的形状。由模拟再现到抽象表现,由写实到符号化,是一个由内容到形式的积淀过程,正是美作为有意味的形式的原始形成过程,这也是汉字以及书法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说文解字叙》云: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这就是说,仿形是最初的造字法。文字基本形体来源于客观事物的图象,是天地万物及人自身所有。“象形”为“画成其物,随体诘屈”,凡可以对应描画的物象都是可以画出来的字形,即独体不能拆分的“文”。
       汉字是为适应汉语而产生的以象形为基本特征的字形符号体系,音节是与意义联系的表意语音单位,象形表意是其基本形式,几千年来一直没有脱离表意体系文字的发展方向。汉字在图画基础上产生,象形符号是早期文字构形的最基本单元,使用时无论是何种方法构形的字,都必须遵循“画成共物,随体诘屈”的仿形原则,按照语序把它们逐一画出来。这种“画”字法没有相对稳定的笔顺、笔数、字形结构和样式,而以“像”其所画物象为准,也就不具有完整的书写涵义。
       因此,从根本上说,原始刻画符号和图画是汉字和中国书法甚至是中国绘画的最初形式,是中华民族先祖的劳动和智慧创造了文字和书法。汉字以及书法同语言一样,“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1995年版第376页)“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1960年版第525页)汉字形体以及书法从开始就同中国人的文化观念密切联系、表里相通,“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1960年版第525页)
       从古代国际文明比较看,两河文明的苏美尔文字、古埃及文字最初都是象形的,因为语言多音节致使这些文字走向了拼音化,是简单的字母连接,是线性空间展开的长条结构。欧洲大陆上,腓尼基人公元前创造的拼音字母与各民族语言结合,形成了40多种语言文字,最终形成了今天欧洲版图上的国家和民族。中国在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上百个民族口不同语、衣不同服、习不同俗、血不同脉,但书同文的力量,将不同少数民族联系成为具有共同文字语言、共同文化心理、共同民族特征的中华民族大家庭。汉字是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重要纽带,书法是中华民族审美观念的重要体现。


汉字书写的表意发展和美化追求成为中国书法艺术美的基因
       汉字属于表意体系文字,字型和字义有密切联系,表意文字与语音没有直接联系。汉字结构归纳起来是6种体例,即所谓“六书”之说。我国历史上关于六书说法很多,主要有3家。第一家是东汉班固,他在《汉书·艺文志》中说,故时8岁入小学。故周宫保氏掌教国子,教之以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还有东汉的郑众、许慎的六书之说,内容大体相同。
       六书中的象形,就是把客观事物的形体描绘出来。许慎说,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屈,日月是也。甲骨文的箭,也是象形字。指事的字就是在形象基础上再加上指事的符号。许慎说,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会意是把两个或者以上的象形字组合一起,表示新的意思,武、信是也。“指事”、“会意”,可以视为象形的附属造字法,都是以形体及形体组合关系、特点来表意。“字”本义为屋内生子,会意,谓形声字,如同人之子孙蕃衍,无穷无尽。形声又叫谐音,江河是也。形声字出现稍迟,其构形特点是一形一声,形旁代表义类,声旁是字的读音,组合起来就是形声字。形声字的形旁大都比较单纯,而声旁或简或繁,都是取已有的字为读音,再加一个形旁即造出新字。转注、假借古人都有定义,但有不同理解。
       从文字形成源头开始,书画是同源、一体的,难分彼此。这不仅在于它们都有毛笔、宣纸、松墨等共同的工具材料,还有渗透着民族精神和审美观念的艺术风格。汉字从形成开始,被称为象形文字。原始绘画早于文字出现,象形文字是图形的简化和抽象,与绘画是同源的,与大自然是相通的。汉字与汉语结合,不仅因为象形,而且因为单音节,使得汉字字符始终保持了形、音、义的三位一体,汉字个体无论简单还是复杂,都得以在相同的单位空间中展开,逐渐使得文字在相同空间单位中得到规范,最终完成了由象形图画到象意结构的方块字体,是方块平面内的线性结构。在平面空间展开的汉字形体,方正简直的形体和简洁方正的意象结构,潜在运用了四正四隅的空间定位,又与九州、井田、分星等的旨趣相同,同中国人的空间观念、宇宙观念的旨趣相同,可以说是中国人空间观念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汉字也同语言一样,“是思想的直接现实”。(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1960年版第525页)
       早期文字的产生与宗教信仰密切结合,文字仅是少数祭司用于记事和宗教生活的工具。文字逐步演变为单纯符号以后,书写文字也逐渐演变为一种技艺。随着文字日益增多、实用功能扩大,文字的连贯意义取代了单字复杂朦胧的多层含义,逐步成为表意的单纯符号和系统的文字体系,于是书写从纯粹巫术功能中解放出来成为艺术。这一过程从殷商就已经开始,六艺中的礼、乐、射、御、书、数,书即识字、写字,是最早一批文化阶层人士的特权。同时,书写作为一门技艺,若干美的因素脱离其文字概念意义而表现出来,成为自具特色的一门艺术,书法随之产生。
       我国文字书写依附于文字内容而存在,文字书体随着历史发展而演变渐多。特别是随着书写工具改进,毛笔(软笔)的使用,文字书写演变为富有美感的艺术创作,书法成为有自己规律和定义的艺术行为,在点画篇章、气韵风度等诸多方面表达作者的性格、感情、修养、审美情趣等精神因素。正如唐张怀瓘《文字论》所云“深识书者,唯见神采,不见字形”;“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当文字通过简化性书写,从图画式仿形解放出来,在相同空间单位中得到规范,最终完成了由象形图画到象意结构的方块字体内的线性结构,就包括了美的内涵。汉字的表意发展和书写美化追求是中国书法艺术美的基因。


书写简化和美化贯穿汉字字型和书体演变始终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审美认识
       画取形、书取象,画取多、书取少。从甲骨文开始的文字书写,趋简适梗,实用性成为主要目的,引起文字形体改变,促进书体演进。甲骨文的书写简化,不仅很快决定了汉字的发展方向,而且决定了中国书法的发展方向。文字书写一方面把象形图符外部轮廓用线条加以概括,另一方面将内部图画性平涂或填实,用单纯线条或排叠或交叉加以提炼,使汉字线性结构化,并且通过线条美展示书法美,由此成就了大篆书体的形成。大篆不再迷恋纷繁外形而追求内在的空间建构,以简驭繁、以少概多,既使意象、理法与自然相通,又融入人的观念理想,天迹心象,了不可分。每一位书写者的灵光乍现,情感、情绪的微调以及想象的自由畅达,都反映到腕下笔底,形成特定条件下的书法作品,构成中国书法独特性和民族性的源头。
       为了实用目的而追求书写便捷,促使书写不断简化,一直在不同历史阶段演变和发展。由于观察事物的方式、角度、整体与局部的取舍等方面的个性差异,在造字之初便出现了大量古今字、繁简字和异体字。今天所见商周金文中的庙号、族徽之类美术化意味较浓的图画性极强的象形字,以及甲骨文中较早的字形,都可以证明。正如鲁迅指出的:“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了起来。”(鲁迅《门外文谈》)文字一多,就很难做到形体划一。由于时间地域以及个人差异,同一概念可以造出很多不同的字型进行表达。甲骨文中对于兄字,就有36种写法;金文中的贝字,就有60种写法。在书写性简化过程中,不仅大量古今字、繁简字和异体字被创造出来,而且对篆书的简化书写引起了隶变,产生了新的隶书书体。书写性简化又对隶变潦草化倾向进行了再度相似性省简和规范,形成了新的草书等书体。文字书写性简化和美化追求酿成隶变,导致古文字终结和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新书体产生,这就需要对新产生的文字和书体进行规范。
       为了规范文字书写简化和美化追求,适应国家政治和思想文化传播等需求,体现国家意志的文字政策应运而生,以对文字进行系统性规范,从而相对稳定字形结构和书体样式,保证文字上下通达。文字规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字构形的简洁明了,富有规律性,以识读应用为目的。主要包括偏旁样式、偏旁组合字形中的位置关系、偏旁数量,选择具有历史连续性且相对稳定的正体,减少乃至废除异体字和俗字等。二是文字体系和谐一律的书体样式,包括笔画线条样式和书写方法、笔顺与笔画连结方式、字形样态等。书写性简化和美化经常冲击或局部改造字形结构,甚至发生隶变一样的书体改变,形成整个文字体系的改造。二者虽然共处于一字之中,性质却各不相同,前者名曰正字,后者名曰正体,唯一能够沟通二者的东西是美。例如,古文字中多见的因增加饰笔而被改变、乃至于推衍类化的字形,增加无实际意义偏旁的字形,某些简化的字形,因偏旁分化与合并之后那些被改造的字形。《说文解字》中经常讲到的省形和省声的字形,大量异体字字形,以及汉唐时期屡被改造的碑别字和帖学字形等,各种不同书体的运用,都是为了字形的整齐美观。
       规范的基本精神在于形成文字书写秩序,展示书体规范美,体现社会公共意义,在书写上就是法度。文字作为社会公器,规范要兼顾社会约定俗成和国家意志两个方面的需求。一般说来,正字工作由国家文字政策、教育制度、考试课吏措施以及字书来承担,正体则更多地倾向于用字的书写上。美伴随书写而存在,字形图画之美成为书法美的载体。古文字阶段每一种书体演进或改造都没有损毁美,反而不断强化美,以此成为汉字和书法3000多年历史的灵魂。
       在中国汉字以及书法产生和发展3000多年可考的历史中,包括甲骨文、钟鼎文在内,汉字大体经历了7种书体和演变,逐步形成了以篆、隶、楷、草、行为代表的五大书体。甲骨文是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最早的汉字体系,大约产生于3000多年前,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考古学家已经从发现的4500多甲骨文字中识别2000多个字。周朝的青铜铭文即金文又称钟鼎文。古代人称铜为吉金,所以铜器上的文字称为金文。铜器中又以钟和鼎最为著名,因此金文又称为钟鼎文。篆书包括大篆和小篆,大篆从甲骨文演化而来,是秦代选官考试的科目之一,形体多重叠。由于大篆的真迹在唐初陈仓(今陕西宝鸡)的一个石鼓上发现,所以又称为石鼓文。它与殷周古文字不同,而与小篆接近。小篆是在大篆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而形成的,形体匀圆整齐,是秦官方公布的标准字体。隶由篆简化而成,也叫草篆,特点是笔势趋直、笔画趋简,线条由弧变直,形体横向舒展、纵向紧凑。这种变化又叫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的巨大飞跃,成为古今汉字的分水岭。隶书始于秦、盛于汉魏,所以又称为汉隶。楷由隶发展而来,始于汉末,盛于魏晋南北朝,形体方正、笔画平直。草分为章草、今草和狂草。章草是隶书的草写,形体简朴、布局整齐,是同汉隶并行的一种书体。今草由章草和楷书相结合而发展变化,偏旁互相假借、笔势牵连相通。狂草是在今草基础上形成,字形变化繁多、笔势连绵回绕。行书介于楷和草之间,较楷简便,较草易认,写得规矩的叫行楷,写得放纵的叫行草,始于汉末、成于魏晋并一直通用至今。
       唐朝著名书论家张怀瓘总结中国书法历史,在其代表作《书断》中根据“书有十体源流,学有三品优劣”的说法,认为十体之源是:古文,苍颉为祖;大篆,史籀所作;小篆,李斯所创;隶书(八分),秦人程邈为祖;楷书(之初隶楷不分),秦人或者东汉人王次仲为祖;章草,汉代史游为祖;行书,后汉刘德升为祖;飞白,蔡邕为祖;草书,张芝为祖。
       任何一种书体出现到成熟都是一个历史过程,民间无名书家往往是各种书体的创始者,经过约定俗成的流行以及重大文字整理,才能定型。因此,任何书体形成不是一人之力,某种书体的代表人物往往是最先的集大成者。张怀瓘书断各种书体的代表人物,也是留有余地的。正如他自述的那样:“承先人之遗训,或纪录万一,辄欲荃夷浮议,扬榷古今,拔狐疑之根,解纷攀之诘”。他的观点一直影响至宋元明清诸代。
       试图这样概括,作为艺术的中国书法同任何艺术一样,都是精神的、思想的活动,体现着社会的一定的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是人的思想、感情、精神、意志以及对于美的要求的具体表现。书法艺术作品是人的精神活动的结果,是现实在人的精神上的反映。通过艺术形象反映客观现实,是书法艺术最重要的特征,是区别于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最重要标志。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再现生活是艺术的普遍特征,它构成艺术的本质;艺术作品往往还有另外一种意义,那就是解释生活;它往往还有评判生活现象的意义。”(《生活与美学》)黑格尔说,“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助感性化而显现出来。”(《艺术美的概念》)艺术反映的现实是心灵化之后的现实,而不是现实世界的自然状态。因而,属于意识形态范畴的艺术美不同于自然美。艺术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思想、感情是感性化之后的思想感情,不是精神世界的抽象形式。因而,以形象性为特征的艺术又不同于以抽象性为特征的科学。在艺术活动中,现实世界的心灵化和艺术家心灵的现实化是相互交错地同时进行着。
       最后,试图这样总结,书法艺术活动是人类有目的的活动,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积极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思想和精神方式之一。书法艺术作品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审美认识,是一定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同任何艺术生产一样,书法艺术生产也不能抛弃物质的外壳。书法艺术实践活动是实用价值物品与艺术作品创造过程的统一,书法作品是具有艺术价值的实用品与具有实用价值艺术品的统一。书法艺术是书写美诉之于人的感觉、知觉的,是融入书家感情并且运用想象的。优秀的书法艺术能够激动人心,引起欣赏者感情甚至思想情操的变化,这是艺术的重要特点。书法艺术同科学一样,在认识和作用的对象上,都是人类认识现实并改造现实的工具,目的都在于对别人进行说服。但是,在认识和作用现实的方法上,两者有本质区别。科学是运用抽象逻辑结论来证明,艺术是运用形象思维来感化。书法艺术作品只有作为直接的感性的可以感觉的对象被创造出来,才具有艺术生命力。
(作者/方立
 

       方立(别名龙泉山人、方碧文等),浙江淳安县人,研究生学历。1969年1月入伍,1970年5月入党,1971年6月提干。1990年5月,调入中央政策研究室任政治组筹建负责人兼党支部书记、信息组副组长。1996年后分别任信息研究局、政治研究局、国际研究局局长,2003年9月任研究室副主任。2013年3月任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现聘任为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执行会长、文化委员会会长,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名誉理事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学术顾问等。
       从1989年8月至2013年4月,长期参与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文稿起草、中央文件起草、宪法修改以及理论和政策研究、决策咨询等工作。参与负责筹备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80余次。
       专著有《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命运和前途》(1992年)、《多极化世界格局中的中国社会主义》(1998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10年)、《古丝绸之路的当今对话》(2006年)等。主编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探》等30余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求是、解放军报等刊物发表文章200余篇400余万字。发表中国书法研究论文《汉字的书写艺术》《书法的哲学思考(上、中、下)》《方立论书》等15万余字,发表篆隶楷行草书法作品《千字文》《赤壁赋》《道德经》《金刚经》《心经》等近百幅,书法作品入编《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年鉴》等辞书。

 


方立: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分享到:
特别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