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孙玉敏深入长白山天池采风创作感悟“长白神韵”,与当地青年及艺术家交流(中新社发 王保胜 摄)
以神圣、神秘、神奇著称于世的神韵长白山,既是一座物产丰富的自然资源宝库,又是一座底蕴丰厚的文化资源宝库。长白山天池像一块瑰丽的碧玉镶嵌在雄伟壮丽的长白山群峰之中(中新社发 王保胜 摄)
中国名家新闻网(王冠冠)2015年8月6日,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孙玉敏受第六届东北亚国际书画摄影展组委会特邀,深入长白山实地采风写生,并开展创作活动。通过“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方式,感悟神圣、神秘的长白神韵,创作无愧于时代和民族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助推“一带一路”建设。
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吉林省人民政府主办,吉林省文化厅、东北亚艺术中心等单位承办的东北亚国际书画摄影展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成为东北亚区域知名的国际艺术大展,成为东北亚区域国际间重要的文化交流合作平台。
长白山以它久远的历史渊源,浑厚的地域情调,凝重的人格力量,深深吸引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魄。长白山天池像一块瑰丽的碧玉镶嵌在雄伟壮丽的长白山群峰之中。由于海拔较高,气候多变,风狂、雨暴、雪多是它的特点。天池湖水变幻莫测,平静的湖面霎时之间往往就会狂风呼啸,砂石飞腾,甚至暴雨倾盆,冰雪骤落。
长白山除了无与伦比的美丽,还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有语言和文字留传下来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在我国最早的一部地理学著作《山海经》中,就曾经有所记载,将长白山称之为不咸山(即神仙山)。在中原建立起金朝的女真族,为求国运昌隆,帝祚永延。金世宗完颜雍刚刚登基不久,就册封长白山为兴国灵应王,并命当时著名文人、翰林院修撰党怀英修撰《封长白山为灵应王册文》。文中把长白山称之为神山秀岳,用“载我金德”、“仰止其高”等最高的赞语来形容它,可见对这座塞外名山的崇仰恭敬。到了清代,对于长白山的崇仰更是登封造极,不仅为其编造了仙女吞朱果而生爱新觉罗氏之先人的神话,而且封禁长白山区为圣地,禁止民众进山放牧、狩猎采参。康熙、乾隆、嘉庆都亲自来东北祭礼长白山,而且还写下了大量的咏赞和祭告长白山的诗文。康熙有《望祀长白山》的诗和《祭千长白文》,乾隆有《祭告长白山文》五篇,嘉庆有《长白山告祭祝文》二篇,都写得有声有色,叹为观止。历代文人墨客,从金元到明清,以长白山为题材创作的诗歌、散文甚多,不胜枚举,许多佳作,脍炙人口,流传久远。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孙玉敏是一位毫不懈怠,毫不满足己有成绩的艺术家,支撑她不断探索和不断追求的力量来自于她对艺术的诚挚,以及对中国当代绘画艺术强烈的使命感,来自于她的社会责任感,敬业精神,来自于她的艺术修养。在艺术求索的道路上,勇于前行的孙玉敏不断突破传统、突破他人、突破自己,在传统文化艺术领域成就了一番美好的事业,为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采风过程中,孙玉敏冒雨来到海拔2000多米的长白山天池,被长白山多姿多彩、雄浑壮美的自然奇景所深深吸引。伴随着风云变幻、阴晴交替、冷暖更迭,她用手中的画笔记录长白山的神秘美景,抒发来自内心最深处的由衷赞美和深深爱恋。
在长白山,孙玉敏不畏山路的陡峭、泥泞、崎岖,登天池、走峡谷、观岳桦、赏佛光……畅游于山野之间,体会大自然恩赐,有感而发,挥笔创作出富有强烈时代精神和崭新面貌的佳作,将勇于探索的“长白精神”以绘画艺术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为繁荣文艺创作,助推“一带一路”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孙玉敏,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代表作品有《天天向上》《静静的桦林》《春蚕》《三个女性》《清茶》《春天》《银色的世界》《求》《静静的桦林》等。部分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画研究院、中国奥委会等单位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