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简体中文
繁体中文
当前位置:主页 > 特别报道 >

李梅:戏曲艺术要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坚守我们的人民性

2024-03-31 09:51
来源:中国文化人物
语音阅读




2024年3月27日,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文化圆桌会议在海南博鳌举行
中国文化人物记者 苏晴/摄影报道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三届、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李梅在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文化圆桌会议上发言



原联合国妇女国际论坛主席侣海林为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三届、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李梅颁发荣誉纪念杯

       中国文化人物(记者 苏晴)2024年3月27日,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文化圆桌会议在海南博鳌举行。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三届、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李梅与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中国两院院士李德仁、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中国文联副主席迪丽娜尔·阿布拉、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钢、博鳌亚洲论坛特别代表王林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庞茂琨、中国文化人物杂志社社长王保胜、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于冬、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湛如、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黄海学院院长刘常青、中国致公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委员李双辉、“村超”发源地榕江县人民政府县长徐勃、柬中文化发展交流协会会长钱中华、澳门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梁晚年、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馆长辛礼学、首席品牌官联盟主席梁中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雅尼克·琳姿等来自海内外的各界代表围绕“在人工智能时代,文化如何守正创新”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本次圆桌会议由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李保东夫人、原联合国妇女国际论坛主席侣海林主持。
       李梅在演讲中表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作为我国西北最大的一个艺术团体,建院86年来,其创作始终和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从抗日战争时期到全国解放,从新中国成立到我们改革开放走进新时代,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创作了《血泪仇》《千古一帝》《梁秋燕》《杨贵妃》《西湖遗恨》《留下真情》《杨七娘》《凤鸣岐山》《大秦将军》《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西京故事》《骄杨之恋》等一大批观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剧目。当今时代,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这个时代里,戏曲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守正的基础上实现创新,是我们每一个戏曲工作者都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她说,守正就是要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坚守我们的人民性。戏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民族情感和审美价值。千百年来,戏曲是百姓口口相传的文化,很多老百姓在新中国成立前都不识字,但是他们却在戏曲中学到了传统的价值观、世界观、仁义礼智信,以及做人做事的道理等等,戏曲这种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使我们必须坚守中国传统文化的正脉,传播真善美,弘扬正能量。
       然而,守正并不意味着守旧。创新,是戏曲艺术在人工智能时代发展的必由之路。2024年央视春晚西安分会场《山河诗长安》的今朝瑰丽,以秦腔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成功出圈,让全球华人都看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传承的恢宏气魄。我们戏曲研究院40多名演员,有幸参与了这场演出,他们用激昂的秦声秦韵唱出了三秦人民的耿直豪爽、慷慨热情,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今后,我们还将在大唐不夜城建设一个秦腔的元宇宙剧场,把我们的传统文化和高科技紧密结合,再拍第一部秦腔VR电影,希望秦腔艺术能够通过科技的力量插上翅膀,飞向全世界。
       近年来,我们剧院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坚持“创新强院、精品立院、演出富院、人才兴院、科学治院”的发展原则,推出了新编秦腔历史剧《关西夫子》《李十三》《诗圣杜甫》《大唐玄奘》《丝路长城》,国家级非遗“秦腔”抢救传承剧目《再续红梅缘》,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剧目青春版《迟开的玫瑰》,新编秦腔现代戏《路遥的世界》《苦乐村官》《项链》《生命的绿洲》《楷模村》等剧目,不断推动剧目建设、演出推广、创作及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为努力建成“创新剧院、精品剧院、和谐剧院、幸福剧院”的发展目标而不懈努力。
       会议结束后,原联合国妇女国际论坛主席侣海林还为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李梅等各位代表颁发了荣誉纪念奖杯。
 
(责编:张彦、刘升)
分享到:
特别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