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简体中文
繁体中文
当前位置:主页 > 特别报道 >

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报两会特刊深度报道陕西省戏剧研究院:奋进在秦腔艺术新征程上

2024-03-09 17:36
来源:中国文化人物
语音阅读



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报文艺特刊3月9日第1版“奋进在秦腔艺术新征程上”
中国文化人物记者 苏晴/报道



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报文艺特刊3月9日第2版“奋进在秦腔艺术新征程上”



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报文艺特刊3月9日第3版“《骄杨之恋》:凝结着爱与信仰的生命之光”



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报文艺特刊3月9日第4版“《生命的绿洲》:从千年沙漠到万里绿洲”



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报文艺特刊3月9日第5版“清廉人格 百姓情怀——新编秦腔历史剧《关西夫子》观后”



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报文艺特刊3月9日第6版“《再续红梅缘》:传承与创新之间的成功实践”



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报文艺特刊3月9日第7版“赓续文化传统 响应时代号召——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实施‘薪火相传·名家传艺’项目鼓与呼”



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报文艺特刊3月9日第8版“‘西安天天有秦腔’擦亮城市文化品牌”

       中国文化人物(记者 苏晴) 3月9日,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报文艺特刊以8个版面深度报道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在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关怀和领导下“奋进在秦腔艺术新征程上”的具体举措和取得的显著成就。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是我国西北最大的艺术团体,以演出广泛流行于西北的秦腔、眉户、碗碗腔等剧种为主,年均演出400场以上。艺术实力雄厚,秦腔名家汇聚,拥有马友仙、李瑞芳、边肖3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以党委书记、院长李梅为代表的15位“梅花奖”3位“文华表演奖”和9位“上海戏剧白玉兰奖”,各门类艺术精英荟萃。建院85年来,积累了《血泪仇》《千古一帝》《梁秋燕》《杨贵妃》《西湖遗恨》《留下真情》《杨七娘》《凤鸣岐山》《大秦将军》《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西京故事》《骄杨之恋》等一大批具有深远影响和荣获国家级大奖的优秀剧目。
       近年来,剧院坚持“创新强院、精品立院、演出富院、人才兴院、科学治院”的发展原则,推出了新编秦腔历史剧《关西夫子》《李十三》《诗圣杜甫》《大唐玄奘》《丝路长城》,国家级非遗“秦腔”抢救传承剧目《再续红梅缘》,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剧目青春版《迟开的玫瑰》,新编秦腔现代戏《路遥的世界》《苦乐村官》《项链》《生命的绿洲》《楷模村》等剧目,不断推动剧目建设、演出推广、创作及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为努力建成“创新剧院、精品剧院、和谐剧院、幸福剧院”的发展目标而不懈努力。
       为了让更多的艺术成果惠及群众,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自2007年10月推出以“经典性剧目,高水平演出,公益性票价”定位的“西安天天有秦腔”活动,16年来运行有序,已连续演出近4000余场,成为陕西一张影响深远的文化名片。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始终遵循研究改革、创新实验、示范演出、教育培训的方针,不断推出优秀人才和精品力作,丰富着地方戏曲艺术宝库的积累,延续乃至创造着秦腔、眉户、碗碗腔等古老剧种永不衰竭的生命力。

(责编:张彦、刘升)
分享到:
特别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