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简体中文
繁体中文
当前位置:主页 > 特别报道 >

王巍:考古工作为文明交流互鉴提供客观实在的证据

2023-04-02 15:33
来源:未知
语音阅读
——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文化圆桌会议代表王巍发表演讲
 


 
3月28日晚,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文化圆桌会议”在海南博鳌举行

中国文化人物主编 王保胜摄影/报道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中国社科院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美洲考古学会终身外籍院士王巍应邀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文化圆桌会议并发表演讲



原联合国妇女国际论坛主席侣海林与第十三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中国社科院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美洲考古学会终身外籍院士王巍等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文化圆桌会议”的代表合影
 
 
       中国文化人物(主编  王保胜)3月28日晚,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文化圆桌会议”在海南博鳌举行。第十三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中国社科院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美洲考古学会终身外籍院士王巍,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喜剧表演艺术家巩汉林,中共二十大代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冠军徐梦桃,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冯俐,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冯双白,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苏士澍,中国文联副主席、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文联原主席许钦松,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上海市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常务副主席张恩迪,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有突出贡献文化艺术专家王林旭,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香港各界文化促进会荣誉会长翟美卿,澳门画院院长、157届巴黎国际艺术沙龙展国际美术金奖获得者杨大名,中贸(海南)跨境投资集团局主席、西安高新区东区教育集团董事局主席周湛东,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靳尚谊,世界著名服装及珠宝设计大师方国强,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文化圆桌承办单位代表、中国文化人物杂志社社长、山东大学国际汉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王保胜等来自绘画、书法、篆刻、舞蹈、设计、表演、考古、出版、体育、工商、教育、政界等领域的18位代表出席并先后发言。原联合国妇女国际论坛主席侣海林主持文化圆桌会议并作总结发言。
       王巍在发言中表示,考古工作为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文化的多样性提供了客观实在的证据;考古揭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早期发展的历史脉络,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大项目取得丰硕成果,不断加深人们对中华文明的认知,清晰呈现中华文明的绚烂底色,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坚强支撑。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经过几代学者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国际学术界曾依据两河流域文明和古埃及文明的特征,概括出文字、冶金术和城市为文明社会的标准,称之为“文明三要素”。王巍表示,这“三要素”就像戴在头上的“紧箍咒”,曾是探源工程遇到的最大难题。研究团队通过对世界其他原生文明的研究,认为“三要素”并非绝对标准。结合良渚、陶寺、石峁、二里头等都邑性遗址的实际材料,兼顾其他古老文明的特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冲破西方“文明三要素”桎梏,提出判断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一是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出现城市;二是社会分工,阶层分化,出现阶级;三是出现王权和国家。以国家的出现作为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按照这一标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从距今5100年前开始,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等一些文化和社会发展较快的地区相继出现早期国家,跨入了文明社会。以翔实的考古资料和多学科研究成果实证了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并非虚言,而是真实的历史。
       考古工作为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提供了客观实在的证据。比如《秦始皇帝——中国兵马俑》大型文物展在大英博物馆展出期间,不仅24小时不闭馆,而且英国首相亲自出席开幕式,称赞兵马俑展是送来了一个“跨越大陆的礼物”,为英国各界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宝贵机会。
       王巍认为,除了研究之外,还可以利用创新手段来加强中华文明的内外传播,比如打造沉浸式的中华文明主题乐园,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来生动呈现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
 
(责编:张彦、刘升)
分享到:
特别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