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简体中文
繁体中文
当前位置:主页 > 特别报道 >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讲师

2012-02-01 10:26
来源:南方网
语音阅读
    整个春节,吸引国人眼球的莫过于发端于麦田,沸腾于方舟子的“韩寒代笔”事件了。韩寒目前已经启动了司法程序要告方舟子,相关法律问题自有法律人士和专家去评判,我这里想谈谈的是:自媒体的伦理(We-Media Ethics)问题。

    在这次“韩战”中,“《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被网友多次援引。有论者认为,这个案子仅适用于“官员”,道理就是因为这本书的书名叫《批评官员的尺度》,言下之意就是韩寒并不像沙利文那样,可以被“部分不实言论”来质疑(这个词很多人也不见得同意,他们认为方舟子就是诽谤)。但我对此深表怀疑。因为英文原书名是“Make No Law:The Sullivan Case and the First Amendment”(不得立法:沙利文案与第一修正案),与官员一点关系没有。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确有“Congress shall make no law….”的表述,英文原名很恰当。但这里用了个典,不易表达,译者意译为“批评官员的尺度”,并无不妥,毕竟这个案子和官员有关。但要说根据这个意译名字就推断沙利文案的效应仅适用于官员,那是不对的。

    美国联邦高院为何判媒体获胜呢?毕竟媒体报道的确有失实的地方。理由依据就在这里:真实恶意原则。原告必须证明被告是恶意的。但沙利文证实不了。——等一下,这里有动机论倾向,大有中国古代“春秋原心定罪”(即结合儒家春秋大义和行为者的动机来断案)的味道,沙利文怎么证明人家的意图是恶意的呢?而用一个人的动机去判官司,和现代法治精神很抵触啊。

    美国人其实不是“原心定罪”,这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点在于官司的一方是“新闻媒体”。媒体有媒体的规范和伦理,比如中立报道、多方采访。美国曾经还有一个类似的案例:某议员候选人状告一个媒体对他诽谤,该候选人举证在报道出现之前,他已经提供了一些证据来证明他并非报道所述,该媒体为何隐匿不报呢?显然是恶意的,官司获胜。可以这么说,沙利文案的最终判决结果,完全是建立在“媒体应该有伦理规范”这个基础上的。

    方舟子不是媒体组织,他只是一个个人。即便他的微博账号有数百万粉丝,相当于一个媒体影响力,但依然不是媒体,换言之,他没有这个义务去遵循什么媒体伦理规范。于是,问题随之产生:所谓自媒体,只是一种比方,或者是根据影响力所做的比方(一个数百万粉丝的微博账号比有些媒体影响力还大),但它不是媒体。不是媒体,就没法适用“真实恶意原则”(你怎么判断一个人是恶意的,这不是原心定罪,动机论阴谋论嘛),似乎和沙利文案是靠不上边的。

    当自媒体(与微博类似的还有,企业可以自建所谓的官网)产生后,的确带来一些新的问题。比如说,在3Q大战时,双方都动用了自己的网站,极尽攻击对方之能事——即仅刊发有利于己方的言论。但我认为腾讯是不妥的。因为QQ.COM作为门户而言,应该属于“媒体”阵营,需要遵守相应的媒体伦理规范(平衡报道),但360只是企业官网,不能算是“媒体”(它从来不会去报什么新闻,发布和它自己没什么关系的信息),可依靠360弹窗,它的影响力又如此之大,它应该不应该遵守媒体伦理规范?

    如果这么说,影响力那么大,就应该遵守媒体伦理。那什么叫影响力大?在沙利文案件中,“新闻媒体”不是根据影响力大来衡量的,而是组织的性质。小报再小,也是报纸,也是媒体,也得遵守媒体伦理规范。自媒体账号粉丝到多少就叫影响力大呢?就要比照遵守媒体伦理规范呢?

    我一直很希望看到一个等同于沙利文案的美国联邦高院判决,但官司不是“人VS媒体”,而是“人VS自媒体(这个自媒体可能是一个人,也可能是一个不是媒体的企业组织)”。我倒是很有兴趣看看,美国人是怎么看待自媒体这个看似媒体其实不是媒体的新事物的。

    当然,这个案子最终如果要审理,在中国一来不会去沿用沙利文案,二来可能沿用当初周鸿祎VS金山案的套路:公众人物应谨言慎行。但就这件事所暴露出来的自媒体伦理问题,依然存在。一个个人/非媒体企业由于TA的自媒体账号的影响力,TA的伦理规范在哪里?且如何操作?
分享到:
特别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