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简体中文
繁体中文
当前位置:主页 > 特别报道 >

尹力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文化圆桌并发表演讲

2021-05-12 10:26
来源:中国文化人物
语音阅读


2021年4月20日,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文化圆桌在海南博鳌举行
中国文化人物主编王保胜/摄影报道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尹力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文化圆桌上发表演讲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尹力应邀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文化圆桌并发表演讲


       中国文化人物(主编 王保胜)2021年4月20日,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文化圆桌在海南博鳌举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尹力与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冯远、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博鳌亚洲论坛特别代表王林旭、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中国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刘兰芳、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何家英、丝绸之路国际总商会主席吕建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名誉教授韩玉臣、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郭选昌雕塑艺术馆馆长郭选昌、上海新冠文化艺术馆馆长李新华、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盛小云、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文化政策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周昌新、中国艺术研究研究院文学艺术院院长朱乐耕、中央芭蕾舞团团长冯英、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研究所名誉所长方李莉、中国茶文化研究著名学者傅天龙、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马菁汝等来自各界的代表就“文化强国建设与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本次圆桌会议由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李保东夫人、原联合国妇女国际论坛主席侣海林主持。
       尹力表示,我作为一名电影人,可以说既是我们伟大社会变革的目击者,也是参与者。在我看来,文艺工作者,都是属于给时代做注脚的人。作为一名创作者,我的作品经常被未接冠以“好莱坞式主旋律”的称号,其实,在我看来,只是将个人的亲身经历,将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理解,通过影视创作的形式,记录在了胶片上。
       这些年来,我的作品,既有讴歌主旋律英模的,也有聚焦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喜怒哀乐的。从当年获得金鸡奖最佳儿童片奖的《我的九月》,到依然被很多观众熟稔于心的《云水谣》《铁人》,以及刚公映不久的新片《没有过不去的年》。我所能做的,不管是什么形式,什么题材,归结起来都是在记录时代。
       当年看《无悔追踪》的观众,如今不少早已为人父母,他们能够记住电视剧中一个个个体命运的沉浮,不管是理发师,小学教员还是片警儿,没有人是悲悲切切,自怨自艾的。老百姓插科打混,嬉笑怒骂,自得其乐,内心充满对未来的热望,才会用自嘲来消解眼前的困顿。“没有30年不落的大瓦房”,“窝头再大也得搁到屉上”,“我就不信你能呲出两丈的尿去”,而恰恰在很多调侃当中,时代的人心向背不经意地被记录下来。里面的人们都生活在泥土中,生活在人间烟火里,人人都有想要改变自己生活的热望,人人都有在困苦当中挣扎的劲头,而这就是中国人。放在胡同里面,又特别北京人。在历史洪流当中,这些没名没姓的人,恰恰是他们在推动着国家往往前走。
       我认为电视剧永远有颠扑不破的八个字,“悲欢离合,爱恨情仇。”而在电影当中,我觉得只要有机会,别忘了给这个时代留个存照。从《无悔追踪》到《没有过不去的年》,真的是像链条一样,把这几十年给勾连起来了。
       从改革开放开始,社会的发展都是由无数小人物支撑的,而从影视作品来看,讲述现实的、与我们生活相关的剧情电影《我不是药神》、讲述小人物身上发生的一系列荒诞故事的《无名之辈》,还有第四代名导王小帅的《闯入者》和《地久天长》,这些作品的成功说明很多导演并没有把现实主义忘却,现实主义重新让挑剔的观众走进影院,引起思考和共鸣,这就是它的精彩之处。
       我觉得,现实题材和现实主义是两个概念,现实主义是一种创作方法,也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现实题材让很多优秀作品成为经典传世。电影具有艺术性、科技性、商业性和市场性,过去更多强调的是艺术性而忽略了市场和票房,现在谈电影必称票房,反而忽略了我们内心真正想表达的内容。虽然有很多电影和观众产生了共鸣,但是真正表达现实和经典的作品还是很少的,现实主义作品会面临资金、市场等困难。
       中国电影在上世纪90年代,曾进入低谷。电影院、文化宫、俱乐部都改成了家具城、网吧,很多同行纷纷改行,不能不说是每个人的遗憾。如今,中国电影从3000块银幕增长到6万块银幕,3DIMAX、4K放映全世界第一,去年中国票房实现600多亿元,平均每天增长将近28块银幕,能以这样的速度在发展,是中国电影人花了将近十几年的产业化改造。近些年来,国产电影单片的票房在很大程度上超过好莱坞,已经成为全世界第二大票仓,成为全世界第一大票仓,指日可待,毫无悬念。
       目前,如何让电影成为我们文化的名片,成为我们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部分,能够走出国门,让更多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人,透过我们的影片来了解这块土地上的人民,表达社会价值观,弘扬正能量,再通过电影能够激发人、鼓励人、感动人,这些方面电影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电影还有巨大空间要做。
       我认为,透过电影这一窗口,就能够看到这个国家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实最根本的变化是人的变化。只要真正写了人,就是电影的希望之光,也是中国电影的希望之光。
 
       监制丨黄健
       策划丨马斌
       记者丨冯海兵 苏晴
       制作丨马将平 张东立
 
责任编辑:张彦、刘升
分享到:
特别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