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简体中文
繁体中文
当前位置:主页 > 特别报道 >

许钦松:网络剧监管要守住底线,又要保护创造力

2016-03-24 11:56
来源:中国名家新闻网
语音阅读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文联主席许钦松
中新社发  王保胜 摄

    “网络剧的监管不能简单化,要把握好‘度’,促进网络剧向健康的方向发展。”近日,在京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文联主席许钦松在提案中表达了他对网络剧与动漫监管的看法,以及合理调整文化人才分布的建议。
    许钦松一直关注最新的文化动向。“网络剧近几年迅猛发展,但也暴露出良莠不齐、跟风严重等现象。网络剧是否应该审查、如何审查、标准与尺度等成为热点话题。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相关负责人在2015年全国电视剧行业年会上表示,将对网络剧加强管理,网络剧的审查将统一线上线下标准。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文联主席许钦松在3月4日小组讨论时介绍了自己《关于网络剧和动漫监管与制作的几点建议》,许钦松委员认为,网络剧监管应该坚守一定的原则:既要守住文化底线,又要保护和激励文化创造力与创新。
    既要守住文化底线,又要保护和激励文化创造力与创新
   “网络剧应该有其特有的网络空间,监管部门要从创意思维、想象力等方面加强引导,也可以探索新的表现方法,成为人们越来越喜爱的文艺阵地。”许钦松认为,“网络剧的内容也存在一定的糟粕,相关部门最近出台的关于网络剧的新监管措施来得很及时,能够更好地守住文化底线。但监管不能简单化,要把握好“度”,促进网络剧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否则会抹杀年轻人的创意和热情,只要不涉及重大历史题材和政治题材,可以允许网络剧有一定的表现和发挥空间,让中国人在文艺方面的聪明才智,以及创造力和想象力得以展示。”
   “目前有一些网络剧在投入了成本拍摄后却遭遇了审查无法过关的问题,建议今后在现有对网络剧实施事后审查制度的基础上,出台相对细化的监管条例,让网络剧在创作和拍摄之前就应该考虑到完成后能不能通过审查这一关,给予投资者、创作者一个事先的预期,不然不仅投入受损,更伤害了创作人员的积极性。此外,对于审查员也应该进行相关的培训、培养,懂得新兴艺术的形式、艺术规律。”许钦松进一步建议道。
    重视剧情创意与IP创作,监管实行分级管理制度
    对于年轻人喜爱的动漫,许钦松也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说:“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持续多年,已经初步实行了产业化和规模化,但是,真正好的动漫产品却不多。究其缘由,是因为动漫作品缺乏核心竞争力,一直没有重视在动漫剧情的创意和IP的创作上下功夫,很多动漫作品只是停留在形式模仿和手法的夸张上。”
   “目前动漫作品(无论国产还是海外引进)都在网络视频和手机APP平台上大规模地传播,由于观看二次元动漫的受众以青少年为主,动漫里面涉及到的部分暴力和色情的内容,将对价值观还未完全成型的青少年造成影响。考虑到也有部分成人的观众观看动漫作品,实行分级管理制度将会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也能给予青少年的家长在选择动漫作品与之分享时有一定的指引。这样一方面保证了青少年观看动漫的健康度,也能使得动漫作品的创意和创作不会受到束缚。”许钦松这样建议。
    合理调整文化生态中的人才分布
    许钦松认为,随着以北京、上海为首的中心城市以及其他核心一二线城市的经济腾飞,与之相配套的文化生态也随之调整,文化人才的分布格局更是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文化人才离开他们原本土生土长的地区,聚集到核心城市,而另一方面,其他非核心城市和区域的文化生态遭遇“沙漠化”,文化人才大量流失。
    许钦松分析导致文化人才分布极端不合理的原因时指出,核心城市的人才加速聚集造成优秀文化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非核心城市文化市场薄弱导致文化人才的不断外流,进入恶性循环;中国有很多具有地域性特点的文化形式,由于文化人才的外流难以有效承继,造成部分文化品种的消失。同时,文化人才聚集在某些区域也使得文化形式容易单一化,不符合中国这个多元化文化的国家特点。
    在市场经济中,如果单纯依靠市场这只看不到的手,往往会造成资源配置上的某些盲目与不合理。文化产品除了是一种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商品之外,还具有教化、传递主流价值观、传承民族精神等作用,因而,政府在文化生态上,特别是文化人才分布上的宏观调控显得格外重要。
    为此,许钦松在提案中建议:国家在文化人才的税收政策、津贴、奖项设置与评选等方面应对在非核心城市工作的文化从业者有一定程度的奖励和政策倾斜,鼓励文化人才更多地到基层去发挥作用。非核心城市的地方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措施,去解决当地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能力不足、需求不旺盛等问题。例如,政府应该提高财政支出中文化类别的比重,通过政府支出来购买文化产品。地方政府在税收和基金补助等方面应该重点投入资源给文化企业和机构,为当地的文化生态摘掉“沙漠化”帽子起到推动作用。
分享到:
特别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