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简体中文
繁体中文
当前位置:主页 > 特别报道 >

《孔子哲学》编辑出版(独家报道)

2014-09-24 12:22
来源:中国名家新闻网
语音阅读

弘扬孔子哲学思想  构建人类精神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论述,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描绘了中国发展目标的美好蓝图,体现了中国政治、中国哲学、中国文化、中国社会的现实关切。“中国梦”顺应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美好未来的热切期盼,凝聚了中华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伟大力量,吹响了民族复兴伟大征程新的进军号角。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要有强大的硬实力,也离不开思想、文化、价值观等软实力的支撑。中华民族的复兴,需要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先进文化的引领,要构筑精神家园,要强化思想保证,要打造优秀、坚实的文化根基,要构建具有较高道德理性水平的价值与道德体系,去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于“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习近平主席的讲话,深刻阐明了共同坚守理想信念的重要价值,也生动揭示了实现中国梦的思想基础:只有我们共同坚守理想信念,才能把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共同创造美好的家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文化复兴的号角业已经吹响。振兴中国文化,从文化大国迈向文化强国,是民生的需要,更是国家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而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
    “中国梦”的核心价值观,实质上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推陈出新,在当今时代条件下重新塑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2013年11月26日,正在山东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曲阜孔府进行参观,在与有关专家学者座谈时提出了“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的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对孔子和儒学研究指明了正确方针。
    值此中华民族复兴之际,作为传统文化主流的孔子思想重新被认识之时,北京东方大学孔子哲学院积极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之中。他们以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为宗旨,本着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精神,充分挖掘孔子哲学思想,不遗余力地推动孔子哲学的研究,在中华本原文化视域下编撰了《孔子哲学》教材,以他们自己的方式为实现“中国梦”增光添彩。



6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与丹麦第一副议长哈德,文化部副部长丁伟,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中国文化中心共同为《孔子》铜像揭幕(中新社发  王保胜摄)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一个伟大的时代,必定是以伟大的文化作为奠基石。凡是在世界民族之林拥有一席之地的民族,必定在思想文化上对内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同时对外也有着较强的影响力。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勤劳善良的中华儿女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虽然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着不同的发展程度、不同的具体内涵,但也有一些一脉相承的核心内容为中华民族成员所高度认同。如“和而不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庸”等。
    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既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纽带,也是联系世界的桥梁。加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维护国家的团结统一,增强文化软实力,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同时,对提高民族自信心,增强中华文化魅力和吸引力,树立良好国际形象,也发挥着巨大的精神动力作用。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系统阐释了传统文化与中国梦。他指出,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的先人们早就向往人们的物质生活充实无忧、道德境界充分升华的大同世界。中华文明历来把人的精神生活纳入人生和社会理想之中。所以,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中华文明也必将顺应时代发展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反映了中国人自古以来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孔子的哲学思想对2500年以来的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在《大同》中说:“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置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奖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孔子的大同思想主要由大同社会、小康国家、四海一家、天下一统四部分构成。大同思想是孔子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的政治思想文化的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大同思想与当今的中国梦虽有区别,但是也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它们都着眼于民族和国家的整体利益,都是讲究群体的和谐和幸福,主张国家的每一个民众得到应有的关怀,都既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又重视物质文明建设,都重视教育和人才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都主张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可以说,孔子的大同思想是历代先进中国人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孔子思想中的“和为贵”、“和而不同”、“讲信修睦”、“协和万邦”等“和合思想”对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的和谐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分享到:
特别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