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简体中文
繁体中文
当前位置:主页 > 名家访谈 >

用指挥棒奏响中国梦的华彩乐章

2023-01-12 10:56
来源:未知
语音阅读

——访中国音协管乐学会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指挥家于海

 
       于海:1955年3月生于山东日照,1970年考入解放军军乐团,1978年起先后师从著名指挥家吕蜀中和黄飞立教授学习指挥。后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一级指挥,中国音协管乐学会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指挥家学会理事,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理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津贴。被国内外媒体称为“最具人气和影响力的军旅指挥家之一”。

       记者:您参加过四代领导人检阅的国庆阅兵大典,请问哪一次最让你记忆深刻?当您站在指挥台上时心里是什么样的感觉?

       于海:我一生中最激动的时刻就是能够参加国庆阅兵大典。1970年,我作为当年联合军乐团最年轻的队员,向毛主席站立的天安门城楼演奏单簧管;14年后,我作为联合军乐团最年轻的分指挥,又一次站在了天安门广场,接受了邓小平等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检阅;1999年50年国庆大阅兵时,我成为了当年联合军乐团的总指挥;2009年,我再次亮相60年国庆大阅兵。这些时刻都是我人生中十分荣耀的时刻,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荣幸,特别是在宣布“升国旗,奏国歌”时,音乐伴随着我的拍子奏出的那一刻,我是感到万分激动和神圣。在这两次总指挥中,1999年那一次是我较为紧张的,我需要领导一千多人的联合军乐团,在此之前,整个团队为了要达到准确无误的演奏,排练了无数次,做了无数次训练准备,这些的辛苦都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宣布奏国歌时,全场肃静,我下拍子的一瞬间,升旗手就要作出动作,整个过程要求二者达到完全同步,因此,二者之间的配合是很有压力的,我的起拍必须十分准确。虽然首次面对这么大的压力和挑战,但最后我们还是几乎完美地完成了整个过程。这些锻炼让我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自身也变得成熟,所以在以后在面对大型活动和重大场面时,甚至包括北京奥运会上指挥国歌演奏时,我都是自信满满地完成任务的。
       当我一站在指挥台上,面对着一个乐队,我就要清楚需要统一到什么标准,这是一种工作,是一种状态。我站到台上,去带领大家,我就到了一种自然的状态中,如果说我想可以营造、刻意想表现什么,没有。我到台上就是要把音乐处理好,在这个处理的过程中,我自身也会得到一种享受。

       记者:在世界音乐历史上涌现出了数不胜数的音乐大师,您最喜欢的是谁,为什么?

       于海:我喜欢的音乐大师有很多,相比较而言,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我最喜欢。喜欢他是因为他的音乐写的非常细腻,内心刻画地非常准确,而且他用了最简单的手法、最简便的一些方式,在音乐里面运用的如此之深、如此之美,我觉得这是非常非常了不起的。之前我买了很多不同版本“柴六”的CD,习惯性地边听边挑出其中出现的小毛病,或者记下某个版本某一小节对于速度、节奏和情感的把握,然后关着门自己一个人在家琢磨。他的音乐值得一遍一遍地仔细咀嚼,而且每次都会有新的体会和收获。他的那些旋律,那么一个简单的二度,变化节奏,那么透彻,那么准确。

       为了更好地理解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世界,此我还专门去了俄罗斯——柴可夫斯基的故土,去切身感受其中的文化氛围,因为你要想了解他的音乐,你必须和他的音乐灵魂合二为一。


分享到:
名家访谈